最近,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》在線發(fā)表了藥學院萬謙教授團隊又一最新研究成果。在該研究工作中,團隊成員利用氫鍵輔助的試劑效應成功解決了稀有3-氨基糖的β-選擇性糖基化難題。稀有3-氨基糖是一系列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天然產(chǎn)物的關鍵組成部分,3-氨基糖結構對這些化合物的活性也起著重要作用。但是受限于這些化合物合成和結構改造的困難性,尤其是3-氨基糖糖基化修飾的高度挑戰(zhàn)性,這類化合物的作用機制、構效關系及進一步的藥物開發(fā)研究進展緩慢。
在前期工作中,該團隊成功開發(fā)了一種3-氨基糖的多樣性合成策略(Angew. Chem. Int. Ed. 2017, 56, 5227)。在此基礎上,團隊成員以三芳基氧膦為外源性親核試劑,利用氫鍵效應穩(wěn)定三芳基氧膦與活化的3-氨基糖形成的六元環(huán)中間體,成功實現(xiàn)3-氨基糖的β-選擇性糖基化。這也是第一例具有廣泛底物適用性的立體選擇性3-氨基糖β-選擇性糖基化方法。運用該方法,該團隊完成了天然產(chǎn)物avidinorubicin氨基糖三糖片段的合成,并對多個活性天然產(chǎn)物和藥物進行了3-氨基糖的β-糖基化修飾。這一研究成果為3-氨基糖類活性天然產(chǎn)物的合成和結構修飾,以及進一步的3-氨基糖類藥物開發(fā)奠定了堅實的基礎。團隊成員曾靜和萬謙教授為論文共同通訊作者,實驗工作主要由碩士研究生王若鑌和張書新完成,多名本科生也參與了該工作。
圍繞稀有糖的構建,萬謙教授團隊最近也開發(fā)了一種6-脫氧糖的大量制備方法。該方法以次磷酸鈣介導的水相脫鹵方法為核心,以廉價易得的糖類化合物為起始原料,快速高效地實現(xiàn)6-脫氧糖d-Quinovose和d-Rhamnose的百克級制備。該方法中間過程無需柱層析純化,反應副產(chǎn)物易于分離,環(huán)境友好且經(jīng)濟高效。這一研究成果為稀有6-脫氧糖的大規(guī)模合成提供了有效的解決方案。該工作發(fā)表在《Green Chemistry》,萬謙教授為論文通訊作者,碩士研究生宋澤金及孟令奎副教授為共同一作。
參考資料
[1]華中科技大學,藥學院萬謙教授團隊在糖化學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
聲明:化學加刊發(fā)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、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。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,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(wǎng)聯(lián)系,我們將及時更正、刪除,謝謝。 電話:18676881059,郵箱:gongjian@huaxuejia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