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科學院院士、上海硅酸鹽所研究員施劍林
施劍林,男,1963年12月出生,1989年于上海硅酸鹽所畢業(yè)并獲博士學位?,F(xiàn)為上海硅酸鹽所研究員,博士生導師。
施劍林長期從事無機納米材料合成及納米生物醫(yī)藥研究。設計合成系列用于靜脈給藥腫瘤治療的無機納米多孔結構/材料,基于此成功實現(xiàn)腫瘤細胞核靶向藥物輸運;開拓納米催化治療研究新方向。以通訊(含共同通訊)及第一作者發(fā)表SCI收錄論文460篇,其中Nat. Nanotech. 1篇,Nat. Commun. 1篇,JACS 15篇,Angew. Chem. 10篇,Adv. Mater. 31篇,以上論文他引33000余次,ESI高被引論文41篇,H因子106。2015年至今連續(xù)入選Thomson Reuters全球高被引作者。以首席科學家或負責人承擔納米重大研究計劃、973、863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20余項;5項授權發(fā)明專利獲實施。培養(yǎng)杰青2人,優(yōu)青1人。以第一完成人獲2011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、上海市自然科學一等獎2項和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1項。介孔藥物輸運工作入選2005年度兩院院士評選的中國十大科技進展。
中國工程院院士、上海硅酸鹽所研究員董紹明
董紹明,男,1962年10月出生,1996年于上海硅酸鹽所畢業(yè)并獲博士學位?,F(xiàn)為上海硅酸鹽所研究員,博士生導師。
董紹明長期從事纖維增強陶瓷基復合材料(簡稱陶瓷基復合材料)基礎與工程應用研究。他瞄準學科前沿和國家重大戰(zhàn)略需求,聚焦陶瓷基復合材料基體致密化、界面調控和大型構件精確制造難題,建立新型致密化技術、發(fā)明新型結構界面、開拓大型復雜結構陶瓷基復合材料整體部件制備技術,實現(xiàn)材料制備科學創(chuàng)新,研制成系列功能特異性陶瓷基復合材料和關鍵部件,服務于國家重大/重點工程。獲國家技術發(fā)明二等獎3項(第一完成人2項)、國家行業(yè)學會技術發(fā)明一等獎1項,發(fā)表論文170余篇,授權發(fā)明專利40余項。獲美國陶瓷學會“Global Star Award”、全國“杰出工程師獎”等10余項個人榮譽。
白春禮為施劍林頒發(fā)中國科學院院士證書
據(jù)悉,2019年中國科學院共選舉產生了64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20名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;中國工程院共選舉產生75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和29位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。
聲明:化學加刊發(fā)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、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。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,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(wǎng)聯(lián)系,我們將及時更正、刪除,謝謝。 電話:18676881059,郵箱:gongjian@huaxuejia.cn